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

Google Chrome使用经验谈

尽管笔者对于Google Chrome(谷歌浏览器)有着这样那样的偏爱,但是笔者仍然需要诚实告诉你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一个好选择。当然它有着启动快速、界面简洁的特点,但是对于习惯了IE、Firefox界面的朋友来说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好选择,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挥霍无度的家伙,所以2G内存是它的基础配备,因为就连笔者的4G内存有时都力有不逮,痛并快乐着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形容。

使用Chrome至少也超过半年时间了,这样那样的问题都遇到过,分享一些使用的心得给大家,遇到问题可以尝试Google或者查看官方的“Google Chrome帮助”,都能够获益良多。

关于快捷键

Chrome的简约设计给网页留下了更大的空间,但是这种布局是以节省大量传统按钮、菜单为代价的,这也是很多朋友不习惯Chrome的原因。但是Chrome简单的外表下面掩藏着一颗强大的内心,熟悉一些快捷键能够让简洁与高效共存。

最简单的标签操作:“Ctrl+T”新建标签,“Ctrl+W”关闭标签,也许很多人抱怨为什么谷歌浏览器没有恢复最近关闭标签的功能,其实你只需要“Ctrl+Shift+T”就能够恢复关闭的标签与窗口,当你也可以在“新标签页”完成这一操作。

有时候需要开启一个隐身窗口访问网页,用鼠标去菜单里面找太麻烦,其实你只需要“Ctrl+Shift+T”就可以。是不是觉得查看下载内容特别麻烦,甚至还有专门的插件来方便大家访问,其实你只需要“Ctrl+J”就可以,查看历史记录“Ctrl+H”,加入当前网址到书签“Crtl+D”。

上面列出的是一些常用的快捷键,不用特别去强记,多用用慢慢就熟悉了,然后你会发现浏览效率提升N倍,Chrome让用户重新发现快捷键的便利。如果你还想要查看高级快捷键,可以查看Google提供的Chrome在Windows、MacOS、Linux的快捷键列表。

超级地址栏

Chrome省去了传统的专用搜索栏,将搜索功能融入了地址栏,你输入一个关键词它会询问你是不是想要默认搜索进行搜索,右键选择内容快捷搜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但是如果笔者默认是Google,想要使用百度进行搜索怎么办,难道真的必须手动输入百度然后进行搜索?

你先在地址栏输入baidu,也许你只输入了两三个字母就已经自动提示出了百度的网址,这时候你按一下键盘的Ctrl键,是不是变成用百度搜索了?这时候你可以输入想要搜索的内容进行搜索,Chrome不仅能够判断内置的搜索引擎,还会自动判断你搜索过的网站自动创建搜索引擎,这一功能在去年六月份的一篇文章中有谈到(Via),你也可以参考“在谷歌浏览器中执行搜索的方法”获得更多搜索方法。

此外,Chrome的自动补全功能还足够强大,大多数人常访问的网站不超过50个,所以Chrome会根据你的输入即时调整提示网址,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不超过三次的输入就能够快速访问。

资料同步与备份

Chrome依托Google的巨大优势很早就实现了同步功能,现在同步功能已经支持书签、插件、设置、表单的同步,由于多种原因首次安装同步花费的时间“较长”,较长的时间可能超过十分钟,时间根据你的书签、插件数量不同会有差异,后续会自动进行增量同步。

没有备份?是的,Chrome并没有备份功能,你只能导出自己的书签,对于设置、插件等内容并不能进行备份,而之前第三方提供的工具貌似不太好用。当然你也许会说可以手动备份“User Data”文件夹,但是这一数据不能跨版本使用,换言之换个浏览器版本你的备份就会失效。在没有好的备份工具之前,先用用同步功能吧,尽管有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

插件与内存

Chrome的插件素质距离Firefox看起来已经不是那么遥不可及,这让很多用户开始疯狂安装插件。笔者插件安装最多的时候超过40个,这时候Chrome的启动速度比Firefox优势开始缩小,并且由于Chrome的标签与插件都使用独立进程,在增强稳定性的同时笔者的内存资源就唰唰地耗费掉,任务管理器里面满满的“chrome.exe”,内存资源当然也被急速消耗,CPU占用也居高不下。

在经过这一段噩梦后,笔者开始清理那些可有可无的插件,用WEB工具替换。将那些实现零碎功能的插件,用一个复合型插件代替,从而实现更小的系统性能消耗。现在笔者的插件数量还剩下15个,内存常规消耗在800M上下浮动,也许这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对笔者已经合适了,并没有一个精简方案能够适合所有人,你可以有自己的减法选择。

Google Chrome

没有了?是的暂时没有更多需要补充给大家的内容了,事实上这一份笔者自己的经验总结更像是一个中等程度的FAQ,如果以后笔者推荐朋友使用Chrome或者他遇到一些问题,笔者就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抛给他,这实在是不错的想法。

来源:XJP投稿,原文链接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