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度说吧低调上线,邀请码有限,市场策略尚不明,旁观者的焦点也只能暂时关注实名,手机验证和界面几个方面,能否找到这一类型产品新的市场定位,破解新浪微博的媒体性优势,是相当多人关心的问题。
实名入V是其表面上与其他产品区别最大之处,由此也衍生了保护个人隐私还是要求用户负责等诸多争论。但事实上,这些都并非是重要因素。互联网面临的政策环境,始终是这个国度里不可避免的问题,指望运营商分担UGC内容的风险,也未免太过天真。实名上网不过把从桌下的牌翻上台面,算不上什么特殊之处。
这一功能是否能够保证真实社交的需求,倒值得细细品味。衡量一下,无论是bbs,游戏,虚拟社区等产品,都沿着一条“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——加深交互——交换QQ号,电话号码——视频或见面”这条路径前进,把路径缩短至一节,让用户在开始浏览内容的同时,就可以对对方有所了解,从而决定是否付出自己日益稀缺的注意力,倒不是新鲜的手法。从这个角度讲,新浪的名人认证和百度的实名,确实有类似之处。但用户更愿意首先从社会地位上,还是从照片和人名上认知对方,还需要细细斟酌。倘若决定用户是否关注的主要因素是照片上是否帅哥美女,那无非是利用百度流量优势做了个无病毒,无广告,速度快的大号婚恋交友网站,并无特殊之处。如何能将实名转化为用户的忠诚度,尚待观察。
令我疑惑的是,百度不是谷歌,并非在UGC这一行当缺乏经验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都是成功汇聚用户创造内容,完成信息聚合的例子,而只要有内容,有接收者,创建关系并不困难,随手选择一例:
开了个网店,想做手机话费充值,看到很多平台都在做,不知是不是真的,哪个最好?
……下载一个充值软件然后花300买这个软件的终身代理权。……(具体解答略过)没的话可以加百度名或扣扣:xxxxxxxxx 聊
假如说facebook的逻辑是处于同一关系圈内的用户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,分类bbs的逻辑是有同一爱好的用户会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,地方网的逻辑是同一地点的用户有共同感兴趣的信息,从问答这种形式也很容易发现,以前能够提供对应答案的用户,以后也往往能解决你类似的疑问。将这些对应的关系组织起来,给予激励,也是社交网络的一种方式。不同于越来越向“百科”发展的“知道”,一个反应灵敏快速,对你有了解,可以给出量身定做的答案,甚至可以预测你面临问题的社交网络,或许对用户具备更大的价值。由这些具备针对性的内容来组织社交网络,也更能依托百度在信息方面的优势,部分避免了现有类似产品信息水化,草根用户表达欲望不足,用户群集中于话唠群体等问题,能便利的推广和引入初始用户,并挖掘微博在信息交流中的更多优势。
从目前的产品策略里,还看不到百度有类似的想法,而实名制的门槛,也间接影响了“发问——回答——建立关系”这一链条的简便性,将来产品的发展是否有类似的计划并不清楚,但并不妨碍我等妄加猜测,这一优势将以何种形式加以利用:
1.在百度知道添加入口,发问题同时发一条微博,该用户的关注者可以“RT”或者“@”到别的用户,问题最终获得答复后,最优答案提供者获得一定积分奖励,将问题成功转载给他的人平分一定积分奖励。
2.用问题的实时更新取代“大家正在说什么”,用更为准确的交互代替话唠聚集地的形象,任何用户可以对实时更新的问题投票,提高该问题分值或封杀该问题,被一定数量的用户封杀的问题回答或转载无奖励。
3.“每日聚焦”一个话题,包括用户居住城市房租,菜价,购物比较等家长里短,让用户注意力聚焦在问题上,不必思考“我该唠嗑什么才能受别人欢迎”,用户在待聚焦话题中推荐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并通过标签,推荐等辅助工具获得感兴趣信息及其发布用户,短平快的融入社区。
从实名,手机号,照片等高门槛,可以看出说吧所图甚远,但单独提出作为运营策略,看不出实名入V对草根影响力有太多影响,多一个符号或许能让部分用户的心理得到缓解,但总不能指望用户会冲着一个V字而来。定制化,规模化和可比较的信息,才是草根乐于发挥影响力的绝佳场所。要让被割裂的中国互联网越过写字楼,大学和iphone,到达厂房宿舍,矿井和钻石大哥大那里,还得从最基础的用户表达习惯,信息内容上开始培养。不妨看看在产品体验上备受诟病的移动联通等国有巨头,能成功将拜年转化为“拜年短信”这一产品,并让无数用户乐于以此保持联系,有多少互联网企业比得上呢?
当美式的互联网沿着民权运动,个性解放,信息革命的轨迹不断前进,表达习惯,信息内容,个性创造都只是将现实生活直接搬到网上的成果,中国的互联网却与此不同,在一代人的时间里,不仅有技术的巨变,生活状态、文化和审美、话语体系、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在经历深刻和截然不同的变革,怎么让用户乐于开口说话,乐于用我们的产品说话,说什么样的话,都还需要互联网企业的深耕细作和长久坚持,现在就谈市场趋势尘埃落定,无疑为时尚早。当产品的发展,终于能让沉默的大多数都能开口的那一天,那时的互联网,无疑会有很大不同。
来源:读者投稿,作者电子邮件:nwiggin(at)gmail.com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